相信大家在前几周的推文中,对原花青素的结构、功效及其抗疾病的分子机制有一定的了解。事实上,原花青素作为不同单体连接而成的聚合体,不同聚合度的原花青素其生理活性也有所不同。按聚合度的大小分类,通常将2-5聚体称为低聚原花青素,将5聚体以上的称为高聚原花青素。
同时,在对儿茶素和原花青素聚合体抗氧化作用的研究中发现:原花青素抗氧化活性在油相中随聚合度增加而降低,有趣的是,在水相中其抗氧化及自由基清除能力从聚合度1-3逐渐增强;聚合度>3后,活性随聚合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。简言之,在一定范围内,原花青素抗氧化活性随聚合度的增加而降低。
另外,聚合度还可能会影响原花青素在体内的利用形式。对原花青素单体、二聚体、三聚体及平均聚合度为7的高聚体通过人体小肠细胞系Caco-2体外单分子层的研究表明,单体及二、三聚体均能通过细胞层,而高聚体由于分子量较大不能通过,仅能部分地附着在细胞表面。因此,除单体及二、三聚体以外,原花青素高聚体不能直接在小肠吸收利用。
因为目前较低聚合度原花青素的活性研究相对较多,而且低聚体能直接通过细胞单分子层,因此一般认为较低聚合度的聚合物活性较强。
说到低聚原花青素,小编在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个科学小故事~
早在1534年,一位法国探险家雅克·卡地亚率领一支冬季探险队沿着纽约的圣劳伦斯河逆流而上。很快,这群勇敢者不出意外地被冰困住了,不得不靠咸肉和硬饼干生存。过一段时间,船员们就开始出现了坏血病的迹象和症状。由于一次偶然机会遇到了一个印第安人,他向他们展示了如何用松树的树皮和针叶泡茶,这些人幸存了下来。
20世纪50年代,法国波尔多大学的雅克·马斯奎尔教授读了卡地亚写的书,对这个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并假设松树树皮一定含有维生素C和具有抗坏血酸样作用的类黄酮。于是开始了对这些化合物的详尽研究,证实了这些物质的结构、作用、对人体无害,并将其命名为“pycnpgenols”,这个术语在今天的科学界已经不再使用。今天,它们被称为低聚原花青素或原花青素低聚物。
21世纪, 智生源技术研发团队基于不同来源低聚原花青素的诸多已知益处,从莲子、桑叶等药食同源物质中采用新型水提+膜分离技术分离出特定分子量和结构的低聚原花青素,并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循证医学搭配出靶向氧化还原平衡,具有明显调节糖脂代谢异常的天然植物复合产品。
身处快节奏的时代,我们在追求彼岸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自身健康。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曾说:“第一财富是健康,第二财富是美丽,第三财富是财产。”可见健康是我们保持美丽容颜、身材的前提,是拥抱幸福的基石。关注公众号,更多有趣的科学小故事和保持健康的小秘诀敬请期待~
参考文献:
《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catechins and proanthocyanidins: Effect of polymerization, galloylation and glycosylation》、《Transport of proanthocyanidin dimer, trimer, and polymer across monolayers of human Intestinal epithelial Caco-2 Cells》